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高质
2021/03/10全球汽车持续增多,同时石油储备在剧减。发动机汽车油耗巨大,尤其是消耗石油,但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在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面临巨大挑战的情形下,世界各国纷纷进行革命性变革,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提倡绿色节能减排。我国更是将新能源汽车列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其研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也陆续出台政策,扶持和培育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020 年,北汽集团做出决策,率先在北京地区全面停止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的销售;预计到2025 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停止生产和销售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将逐步代替传统燃油汽车,这代表着一个新产业的兴起,所带来的无疑将是市场专业人才需求量的缺口增大,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也将成为紧缺性人才[1-2]。
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加大,而学校的相应专业人才培养数量不足,并且存在培养质量不佳、综合职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新能源汽车行业专业人才匮乏、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国外对于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不够深入和全面,研究主要针对售前的人才培养,并侧重于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设计、汽车研发及管理人才等方面,其就业趋向直接对口研发人员与销售市场。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所需要的岗位能力要求,以及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的研究则较少。像欧美发达国家都十分注重对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CBE”、英国的“BTEC”和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都是人才培养模式,但后期专业人才的就业趋向以及就业质量的研究则较少[3-5]。
1.2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在新能源产业中主要研究和探讨新能源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新能源汽车毕业生是行业紧缺性人才,但针对校企合作、高校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却较少,专业人才面临的就业去向、就业质量研究就更少。新能源汽车专业需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据地方汽车行业协会调查,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专业人才数量较少,就业方向和岗位也不明朗,中高职培养的学生也都是第一、二批刚毕业。如无锡几所高职院的第一批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生于2019 年7月步入社会;对他们的就业情况的统计多来自学校就业相关部门及就业平台上的数据,仅限于当时的就业率统计、毕业生区域趋向选择、行业及岗位选择、薪资待遇预期值、就业匹配度等,就业质量的分析尚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跟踪调研和统计[6-9]。
2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正在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未来10 年将迎来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能源汽车融汇新材料、新型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等多种变革性技术,对推动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带动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改造跃升,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提升,以及建设绿色环保地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汽车产销规模已居世界首位,预计未来一段时期仍将持续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近10 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基本具备了产业化发展基础,许多关键技术也取得了重大进步。近年来,汽车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取得积极进展,包括限定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推动小排量汽车的营销,实施系列财税政策等,明显降低了汽车平均燃料消耗量;天然气等替代燃料汽车技术也基本成熟,并初步实现产业化,形成了一定市场规模;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也面临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发展动力亟待转换、核心技术供给不足等新形势、新问题;此外,还存在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社会配套和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产业生态尚不健全,节能型小排量汽车市场占有率偏低等问题。面对这些现状和发展转型的需要,必须抓住机遇、紧跟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汽车产业优化升级,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实现由汽车工业大国向汽车工业强国的转变。
上一篇:北京某高校届全科医学研究生就业去向调查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