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高校届全科医学研究生就业去向调查研究
2021/03/092015-09-04,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李斌主任在“2015中国全科医学大会”上表示,力争到2020年实现每个家庭拥有1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1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1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健康卡,按这个标准,我国目前全科医生还缺18万。文献对于基层全科医生短缺的原因和对策研究相对较多,但是尚缺乏全科医学研究生就业去向调查分析的相关研究,可能与全科医学研究生尤其是并轨培养全科医学研究生开始较晚,当前毕业人数尚少有关。因此,高校医学毕业生尤其是全科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对填补我国全科医生长期缺失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首都医科大学自2008年开始招收全科医学科学学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自2012年起开始招收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11—2018年共毕业全科医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16名。本文旨在对该116名研究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全科医学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前景,为全科医学研究生培养提供基础数据,指导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2018届首都医科大学所有已毕业的全日制全科医学博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和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
1.2 研究方法 利用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提供的研究生就业结果和相关信息统计(包括研究生姓名、性别、届别、学位类型、就业单位、工作岗位等),对于毕业当时就业信息不完整者,通过电话与研究生本人进行核实。分析全科医学研究生就业去向和影响因素,探索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策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建库录入全科医学研究生就业相关数据,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采用描述性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首都医科大学自2008年开始招收全科医学科学学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自2012年起开始招收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11—2018届全科医学毕业研究生共116人,每届毕业生分别为6、5、5、5、11、24、25、35人。其中男18人,女98人;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8人,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16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92人。
2.2 就业情况
2.2.1 总体就业情况 116名研究生毕业当年就业率(含升学)为100.0%。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91.4%(106/116)在医疗机构就业,4.3%(5/116)选择在高校从事全科医学教育相关工作,4.3%(5/116)选择其他单位,如卫生健康委、教育厅、出版社等;从医院级别来看,三级甲等和三级医院(三级甲等以外的其他三级医院)就业者占58.6%(68/116),二级甲等和二级医院(二级甲等以外的其他二级医院)就业者占10.3%(12/116),一级医院(社区、校医院等)就业者占22.4%(26/116),其他(非医疗机构)占8.6%(10/116);从岗位类别来看,全科医生占69.0%(80/116),全科医学教师占3.4%(4/116),专科医生占14.7%(17/116),读博、管理及其他占12.9%(15/116)。
2.2.2 不同性别全科医学研究生就业情况 男生和女生就业单位性质、医院级别、工作岗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医院级别方面,男生和女生在一、二、三级医院之间的就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7),但是男生选择非医疗机构者明显多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2.3 不同学位类型全科医学研究生就业情况 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8人,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16人,将二者合并为科学学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科学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单位性质、医院级别和工作岗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8人,按就业单位性质划分,医疗机构5人、高校3人;按医院级别划分,三级甲等4人、一级(社区、校医院等)1人、其他(非医疗机构)3人;按工作岗位划分,全科医生5人、全科医学教师2人、专科医生1人。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16人,按就业单位性质划分,医疗机构11人、高校2人、其他3人;按医院级别划分,三级甲等6人、二级甲等2人、二级1人、一级(社区、校医院等)2人、其他(非医疗机构)5人;按工作岗位划分,全科医生6人、全科医学教师2人、专科医生1人、管理及其他7人。
2.2.4 不同届别全科医学研究生就业情况 因2015届首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2011—2014届全体为科学学位研究生,合并计算,重点比较2015—2018届研究生去向。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医疗机构就业率有所提升,已经达到100.0%;从医院级别来看,各级医院就业率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从岗位类别来看,作为全科医生从事全科医疗者比率不断提高,达到82.9%(见表3)。
上一篇:食品工程的安全保障与监督管理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