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特族的群体特征及行为动机研究

2021/05/10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不愿工作,宅在家里,沉浸于虚拟世界和网络生活,很少接触现实社会。他们有的曾受事业打击、造成心理阴影不愿工作;有的沟通能力弱,不愿面对复杂的人际交往;有的家庭富足,不工作也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有的拒绝与外界联系,陶醉在自己的“小宇宙”中自得其乐。他们是社会易被忽视、也少受关注的特殊群体——“尼特族”(不升学未就业青年)。

“尼特族”是“NEET”的音译,即英文“非教育、就业或培训”的缩写,是英国政府反社会排斥办公室创造的概念,指称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不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青年人。“尼特族”在日本又被称为“蛰居族”,由于其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故被形容为“失踪了的百万人口”。

从经济学视角来看,“尼特族”对应的状态是“自愿性失业”,其指的是由于不接受当前工资或比当前工资稍低的工资而出现的失业现象。当然,“尼特族”不愿工作的原因绝不只是不接受工资低这一种情形,其群体涵盖的范围其实比自愿性失业人口更为广泛。但是,即便是在对自愿性失业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也主要聚焦于大学毕业生群体,大多从劳动经济学和市场分割理论等展开分析,而站在青年整体高度,从社会学视角剖析“尼特族”的人口规模、群体特征以及行为动机的研究则极为少见。

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就业工作,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中设立青年就业创业专章。因此,了解掌握当前我国不升学未就业青年群体的人口规模,研究分析这类青年群体的生存状况、社会态度和主要诉求等,对准确把握社会边缘青年的就业状况,进一步做好青年就业服务至关重要。鉴于此,笔者的课题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及《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数据,对不升学未就业青年人口规模进行了初步测算,并于2020 年6 月—9 月,选取东南西北中五个主要城市对不升学未就业青年群体展开调研,系统揭示这一鲜为人知群体的真实面貌。

不升学未就业青年“群体画像”

在本文中,课题组对“尼特族”界定为:16—35 周岁、具有本地户籍、有劳动能力但持续一年未就业(不包括留学或考研备考、灵活就业、全职主妇等情况),而且主观上不愿意短期内继续升学或就业的青年。课题组根据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非经济活动人口数据,测算出2010 年不升学未就业青年群体规模,并根据每年《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推算出2011—2017 年不升学未就业青年群体的大体规模,对不升学未就业青年群体的整体情况得出了较为粗略的“画像”。

群体规模为500 万—600 万左右,在青年人口中占比较小。根据2010 年16—34 岁不升学未就业青年占各年龄段人口的比例及各年份的青年人口规模,推算得到2011 年至2017 年16—34 岁不升学未就业青年人群规模(见图1)。可见,2010—2017 年我国16—34 岁不升学未就业青年人口规模基本维持在500 万—600 万之间,而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自2010 年的622.45 万人下降至2017 年的535.06 万人。

随着年龄增长,“尼特族”在青年人口中占比下降,城镇规模高于农村,女性规模高于男性。从普查数据分析,不升学未就业青年主要集中于16—30 岁之间,其中20—24 岁的比例最高,可见该群体不工作的状态并非是永久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机会的到来,部分人群会脱离不工作状态进入职场。在地区分布上,将近七成的不升学未就业青年集中于城镇地区,其中城市地区的比例最高。在性别差异上区别不大,男性略低于女性。

“尼特族”群体的四个特征

第一,高人力资本储备,低待业年限延续。调查发现,该群体平均年龄为26.13 岁,七成为30 岁以下劳动力人口。此外,有相当比例的“尼特族”接受过高等教育,其中48.45%的受访者最高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其中有20.08%为本科学历,此部分人可称为“知识尼特族”。可见,无论从人生发展阶段,抑或是受教育程度来看,该群体的人力资本储备均处于整个青年人口的中上水平。也正因为如此,该群体重返就业市场的能力相对较强,不升学未就业的状态持续时间较短。受教育水平对青年进入就业门槛至关重要,调查显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受访者不升学未就业状态的持续时间更长,学历较低的受访者在一份工作中的持续时间也要低于学历较高的受访者,整体呈现出受教育程度越低,工作持续时间越短的状况。

上一篇: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民生问题与政策举措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