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1/04/29

0 引言

计算机专业一直以来是我国高校的热门专业,目前我国82.67%的高校中设有计算机专业[1]。有相关调查表明,目前的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水平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学校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变化的不一致,导致毕业生的就业和行业发展需求之间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2]。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校毕业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3]。为解决上述问题,我系联合天津开发区中软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建立“工学并举”的一流工程师培养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1 校企合作下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唐山学院办学定位,唐山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富有良知和责任感,掌握计算机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此,本专业目前采用的是“3+1”的人才培养方案,即理论课的教学集中在前六个学期内完成,最后两个学期为实践环节。

经过近几年的实施,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就业率较高,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就业薪资不高、就业企业规模较小、就业岗位偏低等就业质量问题。这说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为培养面向高端企业所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唐山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与天津开发区中软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探讨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2.5+0.5+1”的人才培养方案。学习方式为理论面授与实训并行,校方负责理论面授,企业负责实训,实训形式分为课程实训、项目实训、企业实训等。深化教学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探索计算机教育教学新模式。学生第一至第五学期的学习、生活主要在学校内,企业以行业知识讲座为主;从第六学期开始企业进行专业的技术培养、项目训练、项目实习直至就业。该培养方案加大了企业的参与力度,从第六学期就开始介入教学,并且采用真实的企业项目教学,紧随行业前沿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关于本培养方案更加详细的介绍请参阅本课题组发表的文献《校企合作下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4]。

2 准人才职业能力测评

目前,从唐山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个专业遴选了三届学生实施本培养方案。因本培养方案面向培养高端企业所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故在遴选学生时只选择了就业意向的学生。为评估人才培养质量,对2018届和2019届学生进行了准人才职业能力测评。准人才职业能力测评是对即将就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测评,包括职业心态、目标管理、沟通能力、团队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执行力、职场表现力等八项内容,详细测评结果参见表1。

表1 准人才职业能力测评结果2018届 2019届职业素质评级说明测评得分 测评评级 测评得分 测评评级职业心态 75 LV2 79.98 LV2目标管理 69 LV2 78.95 LV2沟通能力 68 LV2 84.92 LV2团队能力 86 LV3 84.46 LV3学习能力 67 LV2 71.66 LV2思维能力 69 LV2 78.37 LV2职业素质等级说明:见习(LV0):无任何职业经验,职业意识较弱;初级(LV1):有一定的职业意识,无职业实践经验,如大学毕业生;中级(LV2):有1-2年的职业经验,职业意识及经验逐渐趋于成熟;高级(LV3):有多年的职业经验,职业综合素质较高,一般只有15%的人能够达到执行力 72 LV2 79,37 LV2职场表现力 67 LV2 86.56 LV2

从表1中不难看出,2018届和2019届的准人才职业能力测评的各项结果均至少达到了LV2级,说明这两届学生的各项职业能力均具有1~2年的职业经验,职业意识及经验逐渐趋于成熟。而在团队能力上,甚至达到了LV3级,有多年的职业经验,职业综合素质较高,一般只有15%的人能够达到。除团队能力外,2019届学生的各项准人才职业能力均优于2018届学生,这得益于本项目每年的课程更新,确保紧跟市场人才需求。显然,实施本培养方案的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明显优于实施原“3+1”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 就业数据分析

上一篇:以职业素养为导向提升化工专业学生就业创业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