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高职院校就业困境与对策分析

2021/04/13

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常被用作检验大学教学质量、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指标,历来备受高校重视。据统计,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 874 万人,比2019年增加40万人[1]。2020年初的疫情让毕业季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高职院校毕业生受到经济下行、就业人数增长、职业竞争力不强等多重因素影响,就业困境更加显著。

一、疫情影响下的毕业生就业困境

(一)用人单位需求总量缩减

受到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带来了许多连锁反应。国内经济受到疫情的冲击明显,企业停产停工较多,鉴于新冠肺炎的传染性,人员流动型的旅游业、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接触密切型的餐饮业受到冲击最大。其他类型的企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纷纷缩减或取消招聘计划。疫情初期不能复工复产,企业在担负员工基本福利的情况下,选择相应的降低用人需求,部分企业暂停招聘计划,以此降低运营成本。就业职数总量明显减少。

(二)高校就业时间与空间变化

根据国家和地方疫情防控政策的要求,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在1月底到3月初处于封闭管理状态。高校的疫情防控政策要求毕业生推迟返校,居家隔离,整体上毕业生的求职时间缩短。毕业生的实习中断,也直接影响后续签约工作。在“金三银四”的就业招聘季,各大高校取消线下招聘会,尝试构建线上招聘平台,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但高校线上就业系统不完善,使得原本依靠线下渠道开展就业工作的高校面临巨大的压力。就毕业生而言,求职方式的转变,也产生了毕业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与企业的信息沟通不畅、线上求职操作不熟悉、简历投递及线上面试渠道不畅等问题。

(三)毕业生就业心理更加复杂

部分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前景存在焦虑心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求职竞争力不强,更加重了高职院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复杂,主要表现为部分毕业生从自身安全和就业形势考虑,认为在疫情结束前就业机会不多,应先保持观望态度,等疫情结束再作打算,从而存在观望就业、等待就业、缓慢就业,甚至暂不就业的现象。中断实习的毕业生认为实习经验缺乏,还不具备进入社会工作的能力,对就业存在畏惧心理。另外一部分同学则对就业现状感到焦虑,急于就业。

二、疫情影响下的就业新对策

(一)扩大毕业生升学比例

国家为助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出台多项政策。升学历来是职业院校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政府通过扩大应届毕业生的升学规模,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教育部表示,今年将扩大专升本规模,预计同比增加32.2万人[2]。全国各省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以安徽省为例,专升本计划预计在3万个左右,比2019年增加约2万个,占今年高职毕业生近20%,计划的大幅增加意味着专升本录取率大幅提升,缓解了高职院校的就压压力。

(二)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

为缓解疫情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影响,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要求各省将征集应届毕业生作为今年大学生征兵入伍工作的重中之重,设立入伍绿色通道,确保合格的大学生优先参军入伍,并明确专科学历学生参军退役并完成专科学业后,从2022年起,可免试入读普通本科或成人本科[3]。

(三)增加“三支一扶”、“特岗教师”招募计划,扩大中小学教师招聘规模

国家深入挖掘基层就业岗位,并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部署实施2020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明确2020年全国招募3.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等服务;“特岗教师”招募规模达到10.5万;招收40多万毕业生补充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2]。

(四)持续开展网上就业服务行动。

国家积极开拓网络平台,鼓励各省份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线上招聘。以安徽省为例,构建了安徽省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联动省内各大高校、企业、毕业生,发布招聘公告、职位信息等,全方位助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为保障线上就业工作,部分高校对学生进行辅导培训,包括制作简历、投递简历、网络面试,帮助毕业生转变求职思路,适应求职新变化。

(五)开展就业指导与帮扶工作。

高校辅导员针对传统模式下的就业指导不能满足疫情下就业新常态的问题,开辟线上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重心转移到线上平台。在稳就业的同时,及时关注对毕业生的心理调控,重视疫情下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尤其关注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同学因全方位的疫情报道、物资短缺、聚集性感染等新闻报道造成的不安与焦虑情绪。畅通校内心理咨询的线上服务平台。鼓励大学生利用居家隔离的时间,不断提高个人技能,增强职业竞争力。

上一篇:大风吹落父亲的草帽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