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协同背景下提升医学研究生职业规划能力的
2020/12/27当前,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两条途径分别是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教育部和国家卫健委对两者的衔接已经达成了共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规培制度,哈尔滨医科大学应要开展对两者衔接的探索工作,构建了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且实践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在医教协同新形势下,对医学研究生意味着挑战,创新和积极改变。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及其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根据新形势做出相应的调整。医学生研究生职业规划对个人、高等医学院校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医学研究生职业规划并未得到足够重视[2]。现行的医学教育制度也对医学研究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在职业规划教育方面也存产生了一些问题。因此提升医学研究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发现问题,并探讨提出合理建议对提高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就业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职业规划认识和理解程度不足,职业规划教育满意度低
在医教协同医学背景下,医院对学历要求日益增高以及医学研究生学业压力大、规培耗时长,缺乏对职业的必要规划,也没有对以后要从事的职业进行深入的思考[3]。虽然有些医学院校开设了职业规划教育课程,但还是以课堂教学和理论知识考核为主,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效果整体满意度较低。这就导致了职业规划教育的成效低,很难从根本上帮助医学研究生解决实际的职业规划的相关问题。
1.2 忽视医学研究生全过程职业规划和教育
高等医学院校是坚持教育与科研并举的机构,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集中在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上,特别是国家住培与专硕研究生并轨后,研究生培训的重点发生了很大变化,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被忽视[4];其次,就业指导与职业教育脱节,职业规划教育进行的时机越早对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越有帮助,而院校一般到研究生面临要找工作的时间才会进行相关指导;此外,现行就业指导功利主义色彩较强,只注重毕业年级而忽视了全过程的职业规划和相应的教育指导。
1.3 缺少专业化的职业规划队伍,缺乏职业教育和评价体系
随着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轨转规范化培训和招生人数逐年增多,研究生管理教师的职业规划能力、水平和精力有限,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提高[5]。高等医学院校缺少专业化的职业规划队伍,缺乏职业教育和评价体系,没有形成教育—提高—评价—改进再提高的良性循环机制。所以导致对研究生的职业规划的指导效果一般,对帮助医学研究生就业,升学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2 提高医学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有效措施
2.1 建立健全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机制
对于医学研究生来讲,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简简单单的就业指导,而是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讲师来进行培训,完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制。提高医学研究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对其进行深入和更高层次的教育。因此,为了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能并发挥其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教育指导思想,建设符合课程设置的专业教师队伍,构建符合时代需要与研究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系统、科学、实用的职业生涯指南,可以成为医学研究生未来发展的指路明灯[6]。
2.2 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符合社会发展主流需求
在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深挖本专业的特点,促进自身的发展以及学习职业规划理论。同时提升职业规划能力也应结合实际情况处理好兴趣,专业和将来从事职业之间的关系[7]。在课程设置上,要以职业发展为核心,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职业精神进行培养,锻炼职业素质,突出临床实践能力与医学人文教育。在临床实践方面,引导研究生从多角度去研究、解决医疗问题,深入了解国家在医学领域的相关就业政策。而且要应社会发展之潮流创新教学方法,调整具体的课程内容,把握个人发展与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掌握一定的求职技能[8]。
2.3 建立具有职业规划能力的师资队伍
建立具备职业规划教育课程特点的教师队伍,强调促进职业规划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的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同时指导和促进研究生建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并帮助研究生减轻他们的学业和就业压力。掌握基本的就业技能,以达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佳职业道路,并顺利选择职业[9]。
上一篇:关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如何权衡实习、考研 下一篇:没有了